海新域城市更新最新消息,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今儿跟大伙儿聊聊我最近忙活的一个事儿——海新域城市更新。这名字听着挺绕口,就是把海淀区一些老旧的地方,重新捯饬捯饬。
我接到这活儿的时候,心里还真有点打鼓。毕竟城市更新这事儿,听着挺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那可是千头万绪。不过咱也不是那种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硬着头皮也得上!
第一步,我先去摸摸底。海淀区国资委下属的海国投集团,牵头成立一个叫“海新域”的公司,专门搞城市更新。我,就跟着这个团队一起干。
我们先挑几个地方下手,其中一个就是北京卫星制造厂。这地方可有年头,1958年就建起来,当年咱们国家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就是从这儿诞生的,厉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厂子也慢慢老旧,设备跟不上趟,厂房也破破烂烂的。我们就琢磨着,怎么把它变个样儿,既能保留历史,又能跟上时代。
我们实地考察好几趟,跟厂里的老人儿们聊,跟专家们请教,定一个方案:把这儿改造成一个科技园区,叫“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
改造的过程,那可真是费老劲。我们不仅要把老厂房翻新,还要建新的办公楼,搞绿化,修道路,反正里里外外都得弄一遍。
为保留历史记忆,我们特意设计几个有特色的地方。比如“东方红广场”,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跟“东方红一号”有关;还有“运星大道”、“功勋大道”,都是为纪念当年那些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除这些有历史感的地方,我们还建一些商业街、创意休闲区,让这个园区不仅能办公,还能逛街、休闲,吸引更多年轻人来。
经过一番折腾,这园区总算是有点模样。这儿已经成文化+科技的热门地儿,不少企业都搬进来。
除北京卫星制造厂,我们还参与其他几个地方的更新改造。比如,海淀北部要建一个“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我们负责B区的建设。我跟着团队一起参加奠基仪式,心里还挺激动。
我的工作成果
- 我们参与的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还拿一个“产业社区示范项目”的荣誉,挺自豪的。
- 我们还把园区的能源消耗、停车这些数据,都登记到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这叫“智慧园区”,听着是不是挺时髦?
这段时间虽然忙得脚打后脑勺,但看着这些老旧的地方,在我们的手里一点点焕发出新的生机,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城市更新这事儿,不仅是盖房子、修路,更是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让生活在这儿的人们过得更舒坦。我觉得,这事儿,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