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能活,能够进日本国家队吗?
川口能活,能够进日本国家队吗?
曾经在一次东亚杯赛后,日本主教练乾真宽直言身材吃亏,你们的郜林太厉害了。日本球迷在看完恒大亚冠比赛,也都认为郜林是恒大阵中中国球员里最强的。由此看见郜林在日本是很欢迎的,那郜林在日本能否进国家队呢?
身材优势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由于人种、气候等原因,日本人普遍身材不高,日本球员也是如此。在俄罗斯世界杯上,日本国家队平均身高倒数第三,才178.8公分,除开中后卫和门将之外,其他位置球员身高都偏矮,前锋也不例外,作为前日本队主力前锋冈崎慎司身高也才174公分,被日本教练当做宝一样,而郜林身高185公分,可见日本教练有多想要郜林。
技术特点郜林标准的中锋身材,头球抢点能力在国内属于上乘,也能胜任边锋的位置,速度极快。同时他也具有前场搅局者的能力,能够也乐于对对方后场球员进行就地反抢和逼抢。背身做球传球能力也在国内球员中数一数二,虽然门前把握机会能力较差,经常打飞必进球,但并不影响他作为前锋的全面性,这正是日本所缺的前锋。
战术体系日本队由于身材矮小,所以学习巴西足球技术结合自身条件,主打传控,利用自身技术和跑位一层层撕开对手的防线,可以说是迷你版的巴萨传控,但对于日本队来说,他们有个致命缺点,就是没法进行身体对抗,而对于前锋这个位置来说,就是缺乏支点,前场没有支点,就只能靠传控一种打法进禁区,一旦被对防死,这场就很难赢,而郜林可以做为前场支点,又可以在边路策应,极大的丰富了日本队战术体系。
总结:郜林这种前锋在日本是很稀缺的,不管是从身材、技术特点还是战术体系来说,郜林都可以进入日本国家队的!
哪一位中国足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的精漂亮进球让你印象深刻?
1999年美国世界杯,美利坚的仲夏正值玫瑰盛开,一切的都是最好的剧本,铿锵玫瑰中国女足带着向往出征,这时的她们人员齐整,兵强马壮,温丽蓉-刘爱玲-孙雯在中轴线上成为核心,温丽蓉一夫当关,孙雯过关斩将,而刘爱玲是中军帐里的将才,她可能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好的10号球员无论男女。
而我对于中国队在国际比赛中印象最深刻的进球也是来自于她,1999年世界杯半决赛对阵挪威,刘爱玲左右开弓打进两球,至今人们提到刘爱玲会是想到那两个进球。
美国女足世界杯,中国队小组赛三战全胜其中包括一场7:0大胜加纳,四分之一决赛轻取俄罗斯,半决赛她们碰到了真正的硬骨头——挪威。
当年的挪威可不是无名之辈,作为世界杯卫冕冠军,1991年首届杯赛的亚军,1996年奥运会的铜牌,可以说比起美国来丝毫不差,本来以为这会是一场苦战。
直到刘爱玲的进球直接把挪威门将给看笑了,一场期待中的鏖战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戮”。
比赛开始仅仅3分钟孙雯就为中国队打进一球,此时比赛节奏完全由女足姑娘们的主导,第14分钟第二球来了。
中国队刘英开出角球,第一点被挪威后卫顶出,埋伏在大禁区外的刘爱玲快马赶到直接不停球迎球就是一记凌空右脚正脚背抽射,皮球划出一道世界波直接让挪威门线上的三人望尘莫及。
整个上半场,中国女足11脚射门,7脚射正,而挪威女足射门次数为零,面对着场上绝对的压制,下半场开场6分钟又是角球,挪威后卫争到第一点此时的刘爱玲又是后插上在点球点附近迎球怒射打出一技世界波。不过这次她用的是左脚。
一场比赛,两个世界波,左右脚全能,这两个进球被国际足联称作“可以被录入足球教科书样本”,用来教男足球员们什么叫正脚背射门也是绰绰有余。
在打进第二球后,刘爱玲对着镜头比了两个“1”的手势,那是她给丈夫刘军“爱的暗语”,当时他们约定刘爱玲进球就做个动作。结果进一个球的时候她给忘了,直到第二球才想起来。
那场比赛挪威表现失常,让人想起2014年被德国暴打的巴西,同样的哪哪都不顺,最终中国对挪威的比分定格在了5:0,中国女足昂首进军决赛,其实在决赛里如果不是一个误判,可能中国女足已经是世界冠军了。
中国男足现役球员中有谁能在日本男足打上主力?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中日足球的差距,最新的FIFA排名,日本队第55,国足排名第76,双方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日本队在俄罗斯世界杯上打入16强,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在0比2领先的情况下被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比利时队连扳三球逆转遗憾出局。
看过这场比赛的球迷们应该都有共识,那就是日本队整体配合、战术打法都是欧洲一流水准,但是受限于身体条件(身高、速度、力量等)的先天劣势,被对手击败。如果具体到球员个体,日本队球员大多数都在欧洲俱乐部踢球,中前场球员技术出众、配合娴熟,但缺乏绝对速度,后场球员身高力量欠佳,防高空球能力较差。
所以说,我认为目前国足球员中能够入选日本国家队的应该是一些有速度身高力量的球员,那些在国内以技术、传球配合见长的球员恐怕和日本球员相比还是差一些。这样有几个初步人选:
1、武磊:速度较快、跑位好,在日本队一众技术意识上佳的中场球员的配合下应该能够获得不少机会,但是要面临原口元气、冈崎慎司、武藤嘉纪等人的竞争,获得主力位置较难。
2、张琳芃:速度、力量在亚洲球员中都堪称顶级,在右边路也是攻防俱佳,但是日本队右后卫酒井宏树也非等闲之辈,此人已在马赛坐稳主力,所以张琳芃入选日本队问题不大,但替补的可能性较大。
3、在门将位置上,曾诚、王大雷、颜骏凌应该和川岛永嗣水平差距不大,但也都没有绝对主力的把握。
中超的其他球员我看恐怕入选日本国家队都难,上述几人应该能够在主力替补之间获得一席之地。
到了中年该怎么办?
我是含着眼泪回答这道问题的,题主百米12秒几,我百米巅峰11秒3,拿过所在大学校运会百米冠军(业余组,我们学校特招生有破11秒的),从小到大踢比赛,几乎没啥过人技巧,往前一趟,走你就是了,那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两年流传起来的一句话“传给三秒后的自己”,就是这种感觉,贝尔的边路一条龙,当年我也是没少整过,毕业以后在单位踢比赛,也是这种感觉,被送了很多外号,“**李毅”,“**赵斌”,**是单位名称,在此隐去。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速度变慢倒在其次,在有些时候一对一的情况下,爆发力还有一些,只要不是长途奔袭就好了,当前最大的问题,一个是体重过重,从120多斤到了现在180多斤,跑起来速度影响很大,还有一个是膝盖的损伤问题,几乎很难完完整整的蹲下去,长期人造草的坚硬地面,造成了膝盖磨损(因为一直是速度型选手,所以需要急停急转,在质量很差地面很硬的人造草场地上,也不穿碎钉tf和ag,而是穿鞋钉更高一些的hg或者是适合真草的fg,这样对膝盖的磨损和冲击更大,你年少无知,不懂爱惜身体),现在弹跳能力几乎为零,瞬间启动自然受到不小的影响,这就是现状。
怎么办呢,位置后移呗,从边锋变成边后卫、中后卫、后腰,减少跑动,用经验来踢球,毕竟40岁了,边路突击的事情让年轻的同事去干吧。不过也有励志的事情,日本联赛中,还有很多老将在征战,三浦知良 川口能活,都是50往上和40往上的人了。
题主的这个问题,有机会应当当面请教庄毅,作为当年的超级边路快马,坊间流传“看死庄毅 可破辽军”的说法,不过看死庄毅并不是轻易能做到的,94年职业化后首届甲a,庄毅斩获银靴,庄毅作为老板的沈阳城市足球队,本赛季征战中乙联赛,庄毅也给自己报了名,上赛季在中丙赛场,45岁的庄毅屡屡披挂上阵,还斩获进球,据说他的脚法令队内很多年轻队员赞叹不已。庄毅就是我们的榜样,快马老去,并不唏嘘,热爱足球,奔跑不息。与君共勉。
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
很多人说什么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似乎廖化就是一个菜鸟。其实,廖化还是颇有军事能力的,是一名不错的将领。廖化没有参加过黄巾起义,也不是土匪。他是湖北当地豪强家族出身,也就是所谓的门阀。这种人在汉代是相当厉害的,是地方实权派。
廖化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
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于中途病逝。
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原义是蜀国连个年轻的将领都没了,廖化那样的老将居然要去做先锋。现多比喻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是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并非出自正史记载。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真实历史上,廖化就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将而已,他根本没参加过黄巾起义。之所以变成“廖百岁”主要来源于两个,一个是成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一个是《三国演义》里提到了一句。当然都非历史。
先说说《三国志平话》,这是成于元代的话本,符合三国主要历史的大致发展顺序但故事纯属虚构。通篇怪力乱神,当然,很多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最早是出于此处,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也是很大程度借鉴了平话。这里面就写到了廖化原本是黄巾军张梁的马前先锋。与他同出于黄巾军的还有投降刘备的周仓、裴元绍、刘辟、龚都,以及关羽过五关时的沂水关守将卞喜。当然事实上,这些人中只有刘辟、龚都是黄巾军,周仓、廖化跟黄巾军根本没关系,而卞喜、裴元绍都是虚构人物。
然后是《三国演义》,里面没有写廖化是张梁手下,只是在关羽过五关寻兄时写到因为关羽要与曹操话别,两位皇嫂车驾先行,被山贼杜远劫持,欲与同伙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杀杜远投奔关羽,其中提到他的装束“一少年黄巾锦衣”。然后“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不敢跟他一起走,双方别过。这里也说到廖化做过黄巾军。
黄巾起义时间是184年爆发,廖化是264年去世。如果廖化真的参加过黄巾军,那184年至少也十五六岁了,到264年至少就是九十五六岁岁,那真的是近百岁高龄了。但事实上不可能,因为他263年还在带兵打仗。哪有九十几岁还能打仗的道理?佘太君百岁挂帅那只能是小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
廖化真实年龄是什么?历史上对他具体出生于哪年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明确他第一次出场是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219年。那时候他是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入东吴,因思念蜀汉逃出归蜀,后受重用。219年出场,就比黄巾军的说法推迟了35年。
具体最能判断廖化年龄的是景耀四年(261年)他跟宗预的一段对话。当时诸葛瞻主政蜀汉,廖化约宗预一起去拜访诸葛瞻,宗预说我们都年过七十了,何必去拜访晚辈,于是没有去。
所以,261年的时候,廖化年纪是超过七十岁,70-79。鉴于说的是年过七十而非年近八十,所以75岁以下可能性较大。在264年蜀汉灭亡迁往洛阳途中廖化病逝也就是三年后,应该是73-81岁,最可能是73-78岁。在当时而言确实是老将了,但跟百岁实在是差距很大。
总结:无论“演义”还是“正史”,都可以排除廖化参加黄巾起义军的说法。廖化终年八十岁左右,没有百岁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