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15军,抗战时期真的存在「独立团」吗

12-01 60阅读 0评论

空15军,抗战时期真的存在「独立团」吗?

确实存在独立团这种编制,只不过这也是被抗战初期艰苦的环境逼出来的。

抗战时期因受客观条件制约,为了抵御日军的进犯,我军大胆打破了原有的编制框架,在发动广大群众的基础上,诞生了许多没有正式番号的部队,这些部队的规模从支队、连队、到团再到纵队不一而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部队都可以等同于李云龙的“独立团”。

空15军,抗战时期真的存在「独立团」吗

1936年12月12日,少帅于西安以“兵谏”之势逼迫蒋氏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由此打开了统一战线的大门。历经一年的谈判,我军最终以12个团的建制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前线。当年9月,八路军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编入第二战区,并开辟敌后战场,展开游击战。

▲八路军早期编制表

但是,这一番热血奔赴前线的过程,也能看到我军当时的一个弊端:人太少了。在接受改编之后,国民政府给定的编制是“二二制”:即原各战斗序列精编为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共计4.5万人。

反观二战时期的日军编制,抗战期间单以“四四制”编成的师团来说,那么一个日军师团就有2万余人的常备战力。国军若以常规的“三三制”来算,满编一个师约为1.1万人,那么一个军理想情况下应该可以有4万人左右。

而当时的八路军,是以一个“集团军”的名义进驻敌后的,就凭这相当于一个军的兵力,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下开辟敌后战场想必困难重重。别说打游击战,若是碰上日军扫荡、“三光”,好不容易开辟的根据地也难以固守了。更何况,当时国民政府发放的军费也是按照这个定额发放的,每个月61万的军费。八路军要想拿着这笔固定的军费招兵买马,也不大现实(毕竟钱太少了)。

因而,为了能够立足于敌后,开辟根据地,当时的中央决定放手发动群众,打破编制藩篱。这一来,就有了各类名目繁多、没有正式编制和番号的地方部队。这一点,我们下文会再细细讲一下。

▲大生产运动旧照

回到军费一事,要想扩充军队,没有粮饷可不行。为了解决这一基本问题,毛主席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于是在1941年开始,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展开了,南泥湾精神也便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这一号召,就类似于军屯,八路军各级将士自己开荒解决了粮食问题。

粮食有了保障,配合“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法,八路军的名号可谓深入人心。这样一来,分散到各地的八路军战士就以驻地为基础,培养、发展出了各种编制外的“独立”部队。在《亮剑》当中,李云龙将自己的部下“化整为零”各自发展,其实就是当时八路军扩充方式的戏剧化表现。

▲八路军自行生产手榴弹

那么,这些扩充出来的部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开篇说到了,改编之后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六个旅,十二个团,这些算是基础编制。在开赴前线之后,各级组织按照实际情况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充。

首先是师一级,因为这一级是对外有正式番号的,也是编定中最高一级的实际作战单位。鉴于此,我军没有放手扩编出新的师,而是在原有“师”一级的框架内新编成独立旅、新编旅、教导旅等各类新编制。

▲八路军战士训练

编成新旅一级单位的同时,原有的6个旅(343旅、344旅、359旅、129旅、385旅、386旅)扩编为3团制。因新编及原有旅一级单位的编制规模各异,为了便于指挥,1941年后实行甲种旅(三团制)和乙种旅(两团制)两种编制。

旅往下,就是大家熟悉的团一级了,大家甚为喜爱的李云龙独立团,就是这一级作战单位。在队伍扩编期间,这一级单位是最为灵活也是最为复杂的。除了编定之处的那12个标准团能保持在3000人左右的规模,扩充的团人数、装备均参差不齐。这些团少则千把号人,多则3000人以上。所以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带上各地的小队伍有上万人,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在1942年以后就不可能出现了。那年之后,我军为了精简部队,规定团一级分甲、乙、丙三等。甲种团为标准的三三制,一般为2000~3000人;乙种团为2营6连制,一般在1500~2000人;丙种团为4连或5连制,一般少于1500人。当然了,其中甲种团和丙种团居多。

▲百团大战中装备较好的一个团,可以看到重机枪

从团往下的营、连、排、班这些作战单位基本与常规的编制无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顺便,我们再讲讲当时八路军编制内独有的“纵队”与“支队”这两个非正式战斗序列。

纵队与支队,都是出于游击战的需要,为能因地制宜而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的。纵队相当于旅一级,下辖有团,但有的也只辖支队,可大可小,其中较有名的就有山东纵队、东北挺进纵队、东江纵队等。

支队则略小于纵队,一般由几个营或连组成,同纵队一样,可大可小,都不属于正式战斗序列。如果说纵队相当于八路军在各地的独立战斗序列,那么支队就是游荡在敌后最为灵活的独立作战单位。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

当然,这二者的战术地位同团、营一级没有太大差别。当时之所以要单独罗列两个编制出来,主要还是为了迷惑敌人。这两个序列称号,虽然怎么样看起来都不算是正式的战斗单位,一般也都在一块小地方内活动,地域范围明显。但是当爆发大型战役的时候,这些部队就能立马被整编成旅、团、营甚至是师,相当于战略预备队。

以上,就是对八路军战斗序列的一个简要介绍。总而言之,“独立团”这一类作战单位,是由于八路军在限定的12个团之外,额外扩充出来的,没有正式编制的作战单位。在有限的编制和军费内,我军用灵活变通的方式发展出了足够与日军抗衡的敌后武装,也因为这种灵活而又宽泛的战略部署,使得日军真正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寸步难行直至战败。

参考资料:

1、《从集团军到班:八路军各级部队编制,并非现象中那么简单》,徐平

2、《八路军·文献》,解放军出版社

弹射歼15怎么样?

弹射歼15,绝对没有问题!

歼15是我们目前海军主要的航母舰载战斗机。这款飞机,和当年苏联的苏33舰载机系出同源,但是确实是我们自己研制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面有故事。原来,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引进了苏27战斗机,随后引进了生产线,在沈飞组装苏27国产版,也就是最早的歼11。

91年苏联解体,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随后分了家产。因为苏联的航母制造都是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而这个造船厂,分给乌克兰了。所以俄罗斯赶紧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开回了家。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而乌克兰,则分得了瓦良格号航母,俄罗斯放弃瓦良格号,这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瓦良格号还没建造完毕,是个半拉子工程,船壳造好了,设备都没安装。完工率是百分之七十,根本开不动。否则,俄罗斯也把瓦良格开走了。

乌克兰本来还满心欢喜,没想到过了几年,日子一年不如一年,瓦良格号的复建,遥遥无期。而这艘巨舰,又占着宝贵的船台,于是就想给瓦良格找个下家,卖掉了事。

于是,又经过一番曲折,瓦良格号最终花落种花家,用三艘拖船,拖行万里,从黑海到爱琴海地中海然后从直布罗陀海峡出大西洋,然后绕道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最后一路北上,2002年3月3日停靠在大连。

为什么绕一大圈儿,不直接走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到印度洋这条近道呢?这是因为,这艘瓦良格号没有动力,就是个二手破船,万一失控了,堵在了窄窄的苏伊士运河里,咋整?

随后几年,我们的造船专家团队们,详细考察了这艘巨轮的舰况。他们发现,动力设备居然没拆掉,保存完好。而且,船壳是当年苏联专门研制的军舰特种钢,耐腐蚀能力一流,虽然在无人维护的状态下白白泡了好几年,但是基本无腐蚀状况。这是一艘彻底的“新”船啊。虽然这照片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于是我们开始了续建这艘巨舰的计划。同时,也决定研制舰载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舰载机才适合这艘巨舰呢?我们看上了苏33,想买两架,但是,大毛嫌少,捂着不卖啊。

苏33这款飞机,是当年苏联开始研制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时候,就同时开始上马的海军舰载机项目,和苏27系出同门,只是根据海军的需求,加大了机体强度,设计了机翼折叠装置,同时也加强了起落架,安装了机载助降装置,更重要的是,安装了着舰钩。不过,到了本世纪初,苏33已经显露疲态。

我们属意这款飞机,完全是看上了其机体大,将来的改装富裕度大的优点。

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毛这边不卖,我们却在乌克兰捡到了一个宝贝,就是当年苏33研制的时候的一架原型机,T10K-3。于是小心翼翼问价,没想到乌克兰觉得这架飞机留着也没用,还白占仓库,就以很公道的价格卖了给我们。

有了这个实物,又有歼11的制造经验,于是这架飞机,帮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随后,造船厂里瓦良格号上开始钢花飞溅,飞机厂里歼15也开始了制造。终于,在某一个时间点,航母也造好了,舰载机歼15也造好了。

歼15虽然壳子和机体结构是参考的T10K-3,但是内部的航空设备,飞控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制造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想造多少就能造出多少!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辽宁号航母,是个翘头,滑跃式航母,上面没有弹射器,舰载机是依靠自身动力起飞的。具体方式是,飞机停靠在起飞点,然后用轮挡把轮子挡住,阻焰板升起,然后飞机发动机开到最大,轮挡撤去,飞机就冲向滑跃的斜坡,一飞冲天了。

辽宁号的甲板前部有两个起飞点,起飞距离短;中部降落区有一个起飞点,起飞距离长。甲板中部的起飞点可以实现满油满弹起飞,但是和前部的一个起飞点的滑跃轨迹重合,同时占用了舰载机降落跑道。这样,其实很影响舰载机的出动和回收效率,对于甲板人员的舰载机调度水平要求非常高。

比起西方大国的平头弹射型航母,这个差距其实是很大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随后的2号航母,山东号,是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造船工业,从无到有建造的。这是对我国工业水平的一次考验,但是,也依然是一艘翘头航母。要实现舰载机的弹射起飞,我们依然在攀登,在等待。

那么,我们距离弹射起飞,距离有多远呢?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当做废钢铁引进的第一艘航母,墨尔本号航母上,专家们就上去研究过上面的蒸汽弹射装置。其后组织技术力量,对于蒸汽弹射进行了研究,据说制造出了试验装置,进行了一些试验。

墨尔本号航母

只是随着科技力量的飞速发展,蒸汽弹射我们还没来得及用上,我们的电磁弹射技术就已经发展到实用程度了。下一艘航母上,采用弹射装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具体究竟是采用蒸汽弹射,还是电磁弹射,这个谜题,要等到新航母真正下水形成战斗力,我们才可以知道哦。

那么,歼15可以直接用弹射技术起飞吗?

这是毫无问题的。当年的苏33其实研制之初,就考虑到了采用弹射起飞,所以前起落架和前机体结构都有相应的加强。只是世事变化太快,苏联还没来得及把平头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造好,自己就解体了。

如果我们的平头航母真的造好了,那么歼15实现了弹射起飞,新航母舰载机的出动效率,应该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非常期待!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有哪些有名的高级将领?

越南人民军最知名的将军莫过于被称为“战神”的大将武元甲,他曾担任过越南国防部长、人民军总司令、中央军委书记等职,相当于我国的解放军总司令朱老总。

然而,武元甲大将于2013年去世后,越南现役的军队中,基本就很少有参加过实战的高级将领了,多是在越南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军事干部。

那么在越军的现役部队中,究竟有哪些有名的高级将领呢?

从级别地位上看:越南有三位正国级大将,入选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共13大之后,有18人当选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成越南国家的核心领导集体。由于越共中央不设政治局常委,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就如同常委一般。

在这18名越共政治局委员中,还有3位军事将领,分别是党内职务排名第7的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梁强大将、排名第9的国防部副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潘文江上将、排名第10的越南公安部部长苏林大将。

这三位军事将领的党内地位,不仅比越南国防部长吴春历大将的地位还高,甚至还高过越南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

第一位:梁强大将,今年已64岁,所担任的军职为人民军总政治部主任,负责越南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工将领,由于年龄因素,梁强大将所担任的总政治部主任恐将是退休前最后一个军职。

梁强大将

第二位:潘文江上将,今年已60岁,所担任的军职为人民军总参谋长兼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属于越南中生代将领,同时也是越南现役高级将领中鲜有的参加过实战的将军。

潘文江上将

潘文江18岁时就在太原省军区服役,入伍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参加了中越边境战争。但他并未在边境长期作战,而是打了一年仗之后考入了坦克-装甲军官学院,一步步由基层军官成长为越南高级将领,潘文江上将极有可能接替吴春历大将的职务成为越南新一任国防部长。

苏林大将

第三位:苏林大将,今年64岁,所担任的职务是越南公安军司令兼任越南公安部长,早前接替陈大光担任公安部长,负责越南的社会治安和境内安全稳定。苏林大将并非职业军人出身,也无作战经历。

从军种主官上看:越南军种部队主官的军衔普遍较低

越南的军事领导体制严格按照党指挥军的原则,越共中央政治局作为越南防务的最高决策机构,通过越南中央军委统率人民军。当然了,越南军委统率部队是由国防部负责,在国防部下辖总参、总政、总后等总部机关以及海陆空等军种部队。

由此,可以看出越南国防部才是实际的军事领导机关,那么越南国防部长以及各军种部队的主官都是什么级别呢?

吴春历大将

第四位:吴春历大将,今年已67岁,所担任的军职是越南军委副书记兼任国防部长,军内地位仅次于担任军委书记的越南国家元首阮富仲。

吴春历虽然是越南国防部长,但他却是政工干部出身,军旅生涯中很少担任军事主官,也没有实战经历。他在越共12大被选举为越共政治局委员,但在今年的越共13大中出局,预计该卸任退休了。

范怀南副都督

第五位:范怀南副都督,今年已54岁,所担任的军职是越南海军司令,他长期在海军服役,一步步由基层海军战士成长为越南海军司令,担任越南海军司令长达6年。在2018年时,范怀南由准都督军衔(相当于少将军衔)晋升为海军副都督军衔(相当于海军中将)。

作为少壮派将领,范怀南副都督凭借丰富的海军领导经验和年轻的优势,很大程度将会继续执掌越南海军。

黎辉咏上将

第六位:黎辉咏上将,今年60岁,所担任的军职是越南防空-空军司令,从基层的地空导弹团团长的位置上一步步成长为越南空军司令,没有参加过实战。

阮文山中将

第七位:阮文山中将,所担任的军职是越南海岸警卫队司令,负责越南近海安全和海洋权益保护,相当于中国武警部队海警司令,无非是越南的海岸警卫队专门设置为军种部队,与越南海陆空三军地位平等。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越南现役高级将领中,真正参加过实战的将领并不多,缺乏一定的实战检验。但他们多属于青壮派将领,往往属于鹰派角色。

高射炮打飞机没中?

空中爆炸了呗,以前靠钟表定时引信,现在是近炸引信和电磁线圈引信

只有早期小口径高炮才是靠触发引信,直接命中目标来进行摧毁。在二战时期,中口径和大口径高炮主要就是靠钟表定时引信,由炮手发射前定装时间,让炮弹在飞机机群周围爆炸,让弹片扩大杀伤范围来增强打击效果。所以你看到二战照片和影视剧里面,盟军机群在进行轰炸和伞降时,周围都是一片片炮弹爆炸的云朵。那时候大口径高射炮炮弹主要是钟表时间引信,这个引信实际上就是一个机械闹钟,炮弹发射前根据目标方位,距离,速度,设定需要飞行多少时间后在目标周围爆炸。所以发射前有个定装引信的环节,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这就导致二战时候对高射炮手素质要求很高。会懂测量算出目标数据,数学要好能够快速计算出结构,还要身手敏捷,抱着炮弹快速调整引信,然后塞进去发射。

苏联的一款钟表时间引信结构,里面实际上就是个小型机械表。

苏军85mm高炮发射前进行定装引信,图中红圈是引信扳手,用来调整引信上调节环来设定需要的时间。德国人后面高级了点,使用机械方式来设定引信,这样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定装引信时间不稳定产生的误差。到现在我们还有少量装备的59式100mm高炮上,也是使用定装时间引信,不过这个时候是采用雷达和射击指挥仪。雷达测算目标数据,射击指挥仪自动计算需要的时间,炮弹发射前进行自动定装。

在二战的时候,美军革命性的发明了VT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技术(这一技术实际上是英国最先研究,美国参战后共同研究出来)。这种引信是内置干电池,发射后通电,将整个炮弹弹体作为无线电发射天线,从而变成一部小型“雷达”,发射后的无线电信号碰到物体后反射,距离目标越近,反射信号越强。而反射回波被振荡器放大,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触发引信爆炸,这样可以实现在目标7~15米范围内自动爆炸,极大的提高了防空效率。美军的MARK 53型VT引信,美国在1942年发明出这种引信后,动员2000家工厂生产了2200多万枚VT引信,他极大的提高了防空效率。在VT引信应用前,大口径高炮想要击落一架飞机平均需要200发以上,使用VT引信之后降低到50发左右,可以说是保障美军舰队安全的杀手锏。因而被认为是二战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之一,其保密级别达到原子弹和诺曼底登陆计划同样的级别。直到现在,VT引信炮弹还是军舰上大口径舰炮防空的主要手段,前苏联现代级驱逐舰上两座AK-130双管130mm舰炮,一分钟内抛洒140发对空炮弹,每发炮弹对战机有效杀伤范围30米,对导弹有效杀伤范围是15米,是前苏联舰队防空一道重要防空火力网。

至于小口径防空炮,之前都是碰撞方式触发引信,没有击中目标,则是靠自带的自毁装置来自我毁灭,不会伤害无辜。这种自毁装置通常与拽光管合为一体,拽光管内药柱缓慢燃烧到一定程度后,直接通过传火孔来引爆炮弹,下图红圈即为拽光管。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弹药AHEAD可编程弹药出现。这种弹药又称为电磁线圈引信炮弹,他在高射炮炮口处设置电磁感应线圈。先进行测量炮弹出膛初速,之后通过电子计算机快速计算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然后通过最后道电磁线圈发射电磁信号,编辑炮弹内电子引信,设定爆炸时间。AHEAD可编程弹药工作原理,这种炮弹对于小口径高炮来说,极大提升了防空作战效能。这种火炮最早是由瑞典厄利孔公司在1995年推出,迅速在全球广泛流行开来,而且这种技术还可以对之前旧式火炮进行方便改装。我军现在陆军使用的双35mm自行高炮也是使用这种技术,看这炮口线圈罩就可以明白

为什么一个兵团下的军队番号都没有连号?

陈赓将军担任司令员的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所辖的三个军番号分别是第13军、第14军、第15军,这难道不是连号的吗?并且这三个军也都是二野的王牌军,所以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它涉及到部队番号和作战序列的不断演化过程。一般而言,一支军队的历史越久,其兵团级单位下属各部番号的“连号情况”概率越小,因为期间会产生很多的变数。

(陈赓大将)

我们以黄埔嫡系第1军为例,它在1925年8月正式组建时,所辖的三个师就是连号的,分别为何应钦第1师、王懋功第2师和谭曙卿第3师,该军以蒋某人为军长、何应钦为副军长、周公为政治部主任,也就是未来黄埔系几百万军队的鼻祖。这种部队在规模不大时的初始序列番号,其实一般是连号的,井冈山红军最早的四个团,不正是红28、红29、红30和红31团吗?

但是部队毕竟是要壮大和扩编的,那么就会以初始“连号各部”单拉出去组建新的队伍,扩充以后再授予新的番号,久而久之,几何式的发展就会使曾经的连号变成没有规律的“跳号”。第1军参加北伐时,已经下辖第1、第2、第3、第14和第20师,后面两个师番号为什么不是第4和第5呢?因为分别是以独立2师和教导师改称的,而原来的第4师、第5师番号早已经授予了谭延闿的第2军(辖第4、第5、第6师)。

(第四兵团第13军军长周希汉)

第1军在北伐战争中招降纳叛,部队扩充非常迅速,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原来的各师扩建为军,这样曾经的五个师就会被拆出去独立发展,1927年该军第3师调出、1930年第2师调出,到1934年胡宗南升任代军长时,第1军所辖部队番号已经变成了第1师、第78师和独立旅。到抗战时期变成为第1师、第78师和第167师,与最初的三个师番号相比较,仅剩下个第1师还在其序列内,当然也就成为了跳号。

(第14军军长李成芳)

国民革命军初期北伐时只有八个军,而到了抗战初期已经有了49个军180个师的番号,其中大部分军级建制都是在抗战爆发后组建的,军级部队的各师实际番号选择,更多考虑的是战场情况、历史渊源和派系属性,至于是否“连号”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比如第74军就是在淞沪会战中火线成立的,由俞济时第58师和王耀武第51时合组。

一方面,是这两个师都已经在淞沪战场跟日军作战,方便就近整合,另一方面,早在1935年追剿红十军团时,王耀武补充第1旅(第51师前身)就在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的指挥之下,有曾经比较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按资历和关系,当然是黄埔一期的俞济时为军长,直到1939年,再调入第57时同时王耀武接任军长,所以第74军有“三五部队”的绰号,完全是数字巧合,因为这三个师并不是按数字番号组合为军的。

(第15军军长秦基伟)

军级单位尚且如此,那么当组建“兵团级”战略或者战役单位时,这一情况就更普遍了,我们要特别注意蒋系部队的“派系因素”,为了指挥得力和“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兵团级建制尽量(注意是尽量)选择同一派系的步兵军进行整合。比如1948年以整编第18军为基础组建第十二兵团时,当然就要优先考虑“土木系”的部队入选,首先是该整编军原辖的整11师恢复为第18军番号、整3师恢复为第10军番号。

然后再把土木系第14军调入,从而形成了以第18军为核心,以第18军旁支第10军(被歼后以18军部队为基础重建的,军长覃道善)、第14军(军长熊绶春)为辅的“土木系”基本盘。由于兵力仍不充足,只好再调入原属汤恩伯系统的第85军,于是第十二兵团成为了下辖四个军一个快速纵队12万余人的强大兵团,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形成“连号”了。

(原第1军军长何应钦)

再比如东北蒋军的最大机动部队第九兵团,最初仅仅是下辖新3军和新6军的小型兵团,1948年5月扩编为大型机动兵团时,主要以原来的“远征军系统”各部队进行整合,于是下辖新1军(远征军)、新6军(远征军)、第71军(远征军)、第52军(原云南守备)、新3军(后建)和第49军(东北军余脉),并且以远征军系统出身的廖耀湘为司令官,连不连号已不重要。

那么为什么陈赓兵团的三个军形成了连号呢?那是因为在1948年底之前,我军并无统一的数字序列番号,而是各野战军内部自行编号,二野的前身中原野战军就曾编有12个野战纵队,其中组建陈赓兵团(挺进豫西)时是以第4和第9纵队为主(也是跳号)。当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进行整编时,以第4纵队扩建成为两个军、以第9纵队编为一个军,由于是新授军级数字番号,当然也就很方便地整编为第13、第14和第15军。

(第1军后任胡宗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